文脉华章 巫溪【巫甸园】|从春节申遗成功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此次“春节”申遗成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果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的具体体现。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39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个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
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39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个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生机勃发、气象万千,向世界展示着东方文明古国的充沛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品茶,听古琴,赏中华戏曲,尝传统美食……藏在非遗里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以从容姿态走向世界。以申遗为契机,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春节相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
春节申遗成功有哪些重要意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国是怎么做到
非遗数量世界第一的
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2024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通过20年实践,中国已形成既符合自身国情、又与国际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体系。
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将
如何继续推进
中国代表团表示,中国将继续认真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不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同时申报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非遗项目,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春节申遗成功,无疑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开启了一个新天地。我们要珍视这个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增益于人类福祉。
巫甸园地处被誉为“巫咸古国”的巫文化发源地——逍遥巫溪。
为此,巫甸园将响应国家号召传承弘扬中华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非遗文化中来。
园区内也开展许多传统非遗课程,弘扬中华非遗文化传承,让更多的非遗工艺作品流传下来。在巫甸园游客中心内部有许多的非遗手工作品,可以购买留作纪念。
传统非遗课程:
《非遗竹编扇》
《非遗扎染》
《非遗扭扭棒绒花发簪》
《非遗漂漆扇》
《非遗金箔画》
《非遗香牌》
欢迎大家来巫甸园体验传统非遗文化课程!今年春节非遗到巫甸园过大年,开启一个难以忘怀的春节!
— END —
欢迎留言讨论·推荐关注本号
来源:巫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