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CT和磁共振(MRI)该怎么选
在医院就诊时,医生总是这个疾病建议我们做核磁共振,另一个疾病建议我们做CT,有时甚至两个检查都会做,那么核磁共振与CT到底有什么作用以及区别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检查吧!
01
什么是CT?什么是MRI?
核磁共振是利用强外磁场内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即氢质子,在特定射频脉冲作用下产生磁共振现象所进行的一种医学成像技术。CT与传统X线成像相比,CT图像是真正的断层图像,它显示的是人体某个断层的组织密度分布图,其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无断层以外组织结构干扰,因而显著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检出准确率。
02
病变应采用哪种检查方式
1、头:外伤导致脑内、颅骨损伤和脑出血CT作为首选;脑缺血性疾病、脊髓损伤等病变MRI作为首选。神经和脊髓系统感染及肿瘤等疾病均可诊断,但MRI优于CT。
2、脊柱:CT检查和MRI都可以,但是对于椎间盘病变、软骨病变、软组织损伤MRI优于CT。
3、胸部:肺部含有气体,具有良好的密度比较条件,优先使用CT进行扫描。磁共振成像不适合检查肺部,但它有助于确定纵隔病变。
4、腹部:由于胃肠道内含有气体,具有一定的对比性,胃肠道疾病及腹膜后器官疾病更适合应用CT检查。CT和MRI均可应用于腹部实质脏器及生殖系统疾病,MRI略优于CT。(但是核磁检查时间长,适合呼吸均匀的患者使用)。
5、四肢:CT扫描适合于外伤性的损伤,如:骨折、软组织内是否存在异物等;MRI检查适应症较CT更为全面,既可以检出外伤疾病的隐匿性骨折、骨挫伤、软骨损伤、韧带损伤及软组织病变等,也可以检出关节炎症积液、骨质破坏、半月板病变、韧带损伤和软组织病变等。
6、肿瘤疾病:CT检查和MRI都可以,通常需要增强对病变进行定性。
7、心血管损伤:CT扫描需要增强造影检查,来评估血管、肿瘤以及血管诊断,但对碘敏感的人会有产生过敏的风险。MRI在没有造影剂的情况下,直接对血管成像,不利于管壁钙化检查。
总而言之,磁共振检查的特点在于对神经、软组织、血管、肌肉、韧带以及软骨等病变的分辨率比较高,在这类相关病症的检查当中使用率比较高。CT检查在呼吸系统、胃肠道、泌尿系系统等病症的检查当中使用率比较高。因CT检查速度快的原因,CT作为急诊病人首选检查,例如外伤,怀疑存在颅内出血或骨折、急腹症等情况。
03
CT和MRI的禁忌症(不能检查)
CT:
CT平扫相对禁忌症较少。
CT增强的禁忌症:1、碘造影剂过敏。2、严重肝、肾功能损害。3、重症甲状腺疾患(甲亢)。4、肾功能不全。5、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失水状态、重度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痉挛、急性胰腺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严重的恶病质以及其它严重病变。6、哮喘、枯草热、荨麻疹、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病变。7、心脏病变:如充血性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8、既往有造影剂过敏及其他药物过敏的病人。9、1岁以下的小儿及60岁以上老人。
检查前准备:1、腹部CT检查前,禁食4小时,最好前一天晚上起空腹。2、 1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物。3、检查前务必除去检查部位的高密度或金属物品。4、需作增强扫描的病人,提前作好碘过敏试验。
MRI:
绝对禁忌症:1、身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基础支架及神经刺激器者严谨扫描,并避免进入扫描机房内。2、体内存有动脉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禁止扫描,3、幽闭恐惧症患者,4、妊娠不足三个月的相对禁忌症。5、体内具有逆磁金属物的患者。
04
文峰中心卫生院放射科简介
文峰中心卫生院放射科现有医学影学诊断医师1名和技师3名,现有设备:数字X线摄影机1台、16排的联影CT1台、美国1.49TGE核磁共振1台。现科室采用的数字化检查和网络化诊断。现开展的检查项目有:
1、DR(X线摄影):开展全身各部位拍片;
2、CT:开展全身各部位CT平扫,如:头颅、鼻窦、下颌骨、胸部、腹部、脊椎、各个关节、四肢等CT检查,能常规开展三维重建等后处理。
MRI:开展了全身大部分部位的扫面,如:颅脑、脑血管成像(MRA)、椎间盘、脊椎、腹部、盆腔、膝关节、踝关节等核磁共振扫描。
01
(联影16排CT)
(GE1.49T磁共振)
02
05 专 家 简 介
专家坐诊
姚医师
姚世全,主治医师,巫溪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感染学组委员、巫溪县影像质控专家,现驻巫溪县人民医院文峰分院,挂职副院长,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学历。参加工作10余年,擅长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例的CT、MR诊断及影像技术。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卫联合青年项目一项,在国内发表论文多篇。
—END—
供稿:放射科
编辑:龚道香
初审:姚世全
终审:黎远国
扫码关注我们
以精湛技术为基础
以优秀服务为载体
建设群众满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