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同学们:
随着天气渐热,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每年因溺水造成的悲剧时刻提醒我们要绷紧防溺水这根安全弦。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以一万的努力,防万一的发生。诚望家长朋友和同学们仔细阅读以下关于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指南: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井边玩耍
不擅自下水施救
要在家长或长辈带领下游泳。
要到有防护措施和施救人员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
遇到同伴溺水时,要大声呼喊,并立即寻成人的帮助,不能手拉手等盲目施救。
知去向:孩子去哪里?
知同伴:孩子和谁去?
知内容:孩子做什么?
知归时:孩子何时归?
①首先不要害怕沉入水中,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去除身上的重物,同时要睁开眼睛,观察周围情况。如果身体沉入水中,就让它沉,因水有浮力,在沉到一定程度,没有负重的人体就会停止下沉并自然向上浮起。呼吸时吸气要深,呼气要浅,能帮助上浮。
②一旦身体停止下沉并上浮时,落水者应立即采取如下动作:双臂掌心向下,从身体两边像鸟飞一样顺势向下划水。
③当身体上浮时应冷静地采取头向后仰,面向上方的姿势,争取先将口鼻露出水面,一经露面,立即进行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④被救助时,不可惊慌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
2.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
7.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要注意。
1. 呼叫救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立即拨打119、110,呼叫专业人员救援,同时拨打120请求医疗救援。向周围大声呼救,寻求有专业能力的人救援。
2. 使用救生设备:如果有条件,将救生圈、救生衣、气球、书包、饮料瓶等漂浮物抛出,或者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好,另一端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3. 避免盲目施救: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救人,将头扎进水中。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切不可徒手跳入水中施救,也不可手拉手试图将落水者拉上岸!
4. 进行初步急救:在等待专业救援到来的同时,可以进行初步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
水下情况复杂多变,水草、淤泥、漩涡等自然环境都可能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此外,疲劳、生病、抽筋等个人身体因素也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危险当中。
游泳圈不是救生设备!充气式塑料游泳圈本质上是玩具,并不能在游泳时有效保证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溺水的发生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口鼻呛水后溺水者根本无法正常发声。
手拉手救人很难救援成功,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打破平衡,就会让很多人落水,造成群死群伤。
亲爱的家长朋友、同学们,生命如花,希望大家时刻谨记防溺水知识,让警惕常驻心间,让平安成为我们不变的约定。愿每一个家庭都沐浴在温馨与安宁之中,愿每一位同学健康成长,快乐绽放!
巫溪县城厢中学校
2025年5月20日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