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死而复活了
百合赞
茹志鹃的一篇巜百合花》,反映战争时期军民鱼水情谊,特别是作者小同乡部队小战士与农村新媳妇的人物塑造,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下,冷静客观剖析,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军民借被叙写,读之令人感动。
在读文中,我初识了课文新媳妇被面所印染的百合花,对这种花名产生了兴趣。
至前年,我来到海拔1100余米的高山乘凉,妻有幸在外遇购一株百合花苗,10元。观其貌:嫩嫩的,弱弱的,癞癞的,蔫蔫的,病病的,犹如涸泽之鱼即将断气……
我与课文新媳妇被面插图一比,天壤相距,遗弃花苗当即遂生。
远购并带回苗儿的妻说:不要紧,我们试养一下!
同行乘凉的朋友也说,死猫(指购的这枝病苗)当作活猫医吧!
于是,我借来锄头,掘地挖坑,栽在庭内花坛中,然后碎土回填,浇水固苗。
花栽第三天,花叶尚未返旺、花本尚未定根,我便离开胜利,去了深圳。
去年我和家属没去胜利。
″胜利一别,就是两年,我栽的百合花呀,通过两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霜打雪欺,一定会无影无踪了吧!″在今天,我们在又返胜利度夏乘凉的路上,妻对我说。
″不会吧,它叶落了,至少枯茎燥株还在!″我尽管如此言说,但毕竟两年之久是否坛中植株还在,心中却毫无把握。
车,从城里到胜利沿途之拐登爬,用50分钟的爬坡穿林,驶岩行崖,便到了胜利欠厂坝。 ″你看,你看!″妻子到院大门处一声惊呼,手指指向庭内花坛:″我们的百合!″
"他,竟然成活了!″
车停,下车,我顺着她的指向笑声奔去:我们种栽的百合开花了!
喜极,目观手抚,尤久别相逢般高兴。 细观坛花,原弱苗变壮,病苗变强,一生为二,花儿,色红型美,花质娇艳,株株粗健,叶儿片片肥绿未凋。
勿需人扶抚,勿须追肥浇灌,它历尽风寒,顽强而又自然生长于海拔千余米的高山之上,娇花在高寒中颤颤绽放……
这,不是一种精神吗?
这,也该是一种礼赞吧!
我,赞美百合生命的顽强!
我,体会到了自然界的那些弱枝们生存的力量!
~~~2025年7月2日草作于巫溪胜利山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