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颂歌之三
阳敦墀:退休不褪色,夕阳再生辉
在文峰镇有一位令人敬仰的老人——阳敦墀老师。他生于1932年,1956年参加工作,为巫溪乡村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退休后的他一直活跃在公益事业这条战线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休不褪色,夕阳再生辉”的精神风貌。
情系教育 点亮乡村希望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孩子们就是希望的火种。”这是阳敦墀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退休后,他始终心系教育事业,时刻关注着乡村学校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他深知,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孩子因家庭困难而面临求学的困境。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先后两次为红星小学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7名“留守儿童”每人捐资2百元。虽然资助金额数目有限,但对于那些渴望知识却又因经济压力而迷茫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黑夜里的一丝曙光。阳敦墀老师的善举,激励着孩子们努力学习,追求梦想,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不再孤单彷徨。
关爱儿童 守护纯真梦想
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缺乏陪伴和关爱,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和迷茫。阳敦墀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深知,这些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灵上的慰藉。于是,他多次走进校园,与留守儿童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用温暖的话语和慈祥的笑容,驱散孩子们心中的阴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他还积极联系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们争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在他的努力下,许多留守儿童重新拾回了自信和快乐,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阳敦墀老师用自己宽厚的臂膀,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守护着他们童年的纯真。
关怀老人 传递温暖真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阳敦墀老师不仅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也时刻惦记着孤寡老人的生活。他深知,这些老人在敬老院里,虽然生活有所保障,但内心却渴望着亲情和关爱。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送去温暖。每年春节,他都会请儿子开车,将自己送到敬老院,给孤寡老人拜年。2022年至今先后为敬老院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3000元。他的善举,让敬老院的老人深受感动,他们纷纷对阳敦墀老师表示感谢。阳敦墀老师却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这些老人们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安享晚年。”阳敦墀老师的无私奉献,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孤寡老人的心房,让他们在敬老院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阳敦墀老师,用他的涵养、情怀诠释着一名老教师的赤诚之心、仁爱之心、奉献之心。他关心教育事业,关爱留守儿童,关怀孤寡老人的感人事迹,为这片乡土增添了无限的温暖和希望。
(本文作者:张宗铭 吴一凡。《巫溪微党建》)
本帖最后由 杜正坤 于 2025-7-26 10:28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