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小学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重点有经费课题顺利结题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更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2025年9月12日,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结题评审会在白马小学校隆重举行。这场汇聚智慧与实践的盛会,不仅是对过往科研探索的梳理与检验,更承载着白小人对高质量教育的执着追求。此次会议由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主管邓莉主持。
![]()
会议伊始,主持人介绍了评审组专家: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沈军,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主管邓莉,合川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李俐均,奉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负责人向云富,巫山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张亮,巫溪县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主任彭辉鳌,巫溪县教育学会秘书长刘朝敏。
巫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规划办主任万运前致辞,万主任向市规划办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要把课题“做实、走深、出成果”,强化实践检验,夯实过程管理。
课题评审工作有序展开,课题组负责人陈德坤就课题《乡镇小学家校合作践行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实践研究》从研究背景、过程、成果和应用前景进行详细阐述,系统化、条理化地对课题研究全过程做了详细的汇报介绍。
专家组成员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彭辉鳌主任围绕课题的关键问题进行现场质询,针对“在实施小先生制过程中,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提出问题,用具体事例简单介绍三维度评价的操作程序,陈德坤代表课题组进行答辩,就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深入介绍,充分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合川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李俐均认为课题选题精准,紧扣乡村教育需求和政策导向;研究设计科学,实施过程规范有序,一是研究方法多元且深入,二是实践路径多维且落地,三是研究范围较为广泛;研究具有创新性且成果丰硕,应用价值显著,一是家校共育机制实现突破,二是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双向成长,三是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四是促进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奉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负责人向云富认为课题打造了“五小”素养体系,构建了4大学习领域,形成了“44564354”育能框架,助力“小先生”能力全面成长。
巫山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张亮认为课题求真求实求心,遵循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巫溪县教育学会秘书长刘朝敏认为课题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真且丰富,增强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重大。
专家组经过综合评议,形成了鉴定意见。专家组组长李俐宣读了鉴定意见,对课题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课题研究目标清晰,研究过程扎实,研究目标达成度高,成果创新性与应用价值突出,资料翔实,圆满完成研究任务,同意结题。
课题负责人陈德坤作表态发言,表示将以此通过为新的起点,继续潜心钻研、努力探索,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力求产出更具价值的成果。
白马小学校长蔡伟表示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我们将继续以研促教、充分吸纳专家建议,秉持严谨态度、运用创新思维、采取务实行动,深耕课题研究,让科研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动力。
最后,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沈军对课题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希望以更优质的成果推动教育科研深度发展。
本次课题结题论证会既是对过去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度展望。白马小学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将课题研究中的经验与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