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蕊初绽展风采·携手聚力促成长——巫溪县先锋小学校2025年秋新进教师见面课活动
新蕊初绽展风采
携手聚力促成长
先锋小学2025年秋新进教师见面课活动
秋意渐浓,学履不停。9月,巫溪县先锋小学校开展新进教师见面课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展示新进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老师们精心准备,为我们呈现了十二堂各具特色的课堂。
课堂展示:新蕊初绽,各展其彩
1
语文学科
二年级 《雾在哪里》
覃永未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童话般的世界。通过精美的板画和情景模拟,将抽象的“雾”变得可视可感。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体会雾孩子的调皮,在互动游戏中掌握“甚至、无论”等关键词。课堂充满童趣,朗朗书声中透出浓浓的语文味。
三年级 《听听,秋的声音》
王雪老师以“寻找秋天声音”为主线,引导学生聆听自然、品味语言。课堂中穿插真实的落叶声、秋风声,让孩子们在沉浸中感悟诗歌意境。小组合作创作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学生们创编的秋之诗句充满想象力,展现了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年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林老师通过背景资料的巧妙补充、关键语段的层层剖析和情境创设,成功地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少年周恩来产生情感共鸣,将“爱国”这一宏大的主题落在了具体的行为和志向之上,实现了文道统一,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五年级 《圆明园的毁灭》
向飞燕老师的课堂则显得深沉而富有力量。老师紧扣“毁灭”与“辉煌”的强烈对比,运用多媒体资源、资料拓展和沉浸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巨大落差,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课堂结构严谨,情感渲染到位,展现了高年级思辨性阅读的深度。
1
数学学科
二年级 《认识厘米》
袁龄老师的课堂以古人测量动画引入,学生体验“拃、庹”后,借故事懂统一单位的必要。接着握小棒记1厘米、找生活实例,再用小棒摆长度、创简易尺子,理解度量本质。最后学用直尺测量,纠错后掌握方法,全程动手又动脑,氛围活跃。
三年级《倍的认识》
徐治香老师以“数一数”活动带动课堂,师生互动频繁。在学习新知积极性有所下降。“挑战倍”活动学生参与度有所高涨,创造“倍”时学生展现出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整堂课学生们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课堂秩序井然。
三年级 《几分之一》
李杰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几分之一”的奇妙世界,将从“平均分”一个物体出发,通过“分月饼”、“折纸创作”等趣味游戏,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刻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课堂充满探索与惊喜,旨在点燃数学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李陈灵老师的课堂氛围浓厚,学生积极参与情境讨论,画图时专注思考,小组交流热烈;分析解题方法时,主动举手发言,验算环节认真核对;练习时,多数能规范列综合算式,氛围活跃且有序。
四年级 《三位数乘两位数》
李红泉老师以复习导入,接着创设李叔叔到重庆旅游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先用口算,估算方法得出结果,再尝试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其次交换乘数的位置进行检验。最后将这些算式进行对比。这节课始终以“先分后合”的数学思想贯通始终,引导学生在算法探究中深刻理解算理,尤其注重“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对比、迁移,将知识点串联成网,实现了从技能掌握到思想感悟的升华,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五年级 《位置》
陈莲老师首先通过寻找宝石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分别体验1个点无条件,6个点觅条件,36个点给条件,层层递进,感知确定位置的条件。之后学生通过一个位置的数对推理,从而理解数对所表示的意义。最后将用数对确定位置应用在教室里描述自己的位置,了解生活中的数对现象。
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刘璐老师以“铺草皮”生活问题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数方格和割补法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发现“等底等高”的规律,自主推导出面积公式S=ah。整堂课学生手脑并用,在猜想与验证中深刻体会了转化思想,提升了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英语学科
五年级 《what's he like?》
丁媛老师以“Robot is me”唱跳视频开场,出示各种特征的机器人,提问“What's he like?”,学生抢答特质词汇(如“kind”“funny”),快速激活氛围。巧设情境、细致导读,以语篇为依托,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掌握文本,结尾“Design a robot”环节,学生手持自己画的机器人,并用语言和动作进行表演分享,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了愉悦的知识的迁移创新,学生收获满满。
研讨交流:专家引领,明晰方向
展示课余韵未歇,思维碰撞的火花随即点燃。在各学科小组精心组织的课例指导环节中,一场场充满温度与深度的专业对话徐徐展开。
现场氛围热烈而恳切。新教师们虚心求教,坦诚反思;听课同仁各抒己见,分享感悟。专家们的点评与建议,如拨云见日,不仅精准指出了课堂中的亮点与可提升之处,更以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经验,为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有效的课堂实践指明了具体路径。这不仅是针对一节课的“精雕细琢”,更是一次面向全体教师的、生动的“现场教研”,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升华。
前行不忘来时路,匠心筑梦正当时。此次见面课,是展示、是研讨、是学习,更是教育智慧的碰撞与融合。让我们将今天的收获与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以严谨的态度,炽热的情怀深耕教书育人之路。
= END =
巫溪县先锋小学校
来源|教导处 编辑|李德美
审核|谭集平 签发|杨小平
来源:巫溪县先锋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