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重翻威尔逊的著作中译本《中国-园林之母》和印开蒲《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看了一些1910年Ernest H.Wilson(中译尔勒斯特·亨利·威尔逊)的著作、相关资料、以及威尔逊拍摄的46幅巫溪的照片。
出于某种无法言说的小众爱好,参考巫溪网网友“双阳小溧哥”和“巫溪融媒体中心”的一些视频和介绍,闭门造车式的考证对比了一下双阳乡七龙村的千年古沙梨树在114年前被威尔逊所拍的照片。聊作对比并感慨。
1、威尔逊1910年在双阳所摄沙梨树照片,虽未实地考察验证,亦无网友视频照片严谨作证,鉴于照片编号0148,介于马塘0143与谭家墩0156之间,结合地理方位,可以确定为现双阳乡拍摄之树无疑。
![]()
2、对比了一下现代树形,大致对的上。
![]()
3、对比树皮细节,完全符合
3.1威尔逊照片放大后的树皮形态
![]()
3.2现代视频中的树皮形态
![]()
3.3、比较抠脑壳的是,百多年前这树有个大大的断丫枝,按原图中树下人物高度对比,在4米左右出,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以现代视频照片推测,疑似上图右侧即是。(按现在园林施工的观测,一棵树这么大的丫枝被损毁,树干多半要出点问题,这树至今健康,那是非常坚强了。)
4、地点考证:作为非本地人,在地毯式对比卫星地图和视频照片后,仍然无法确定具体位置(虽有多个疑似地点但未能验证),双阳小溧哥声称的“燕坪”在现代电子地图上已经消失。
查《巫溪地名录》及地图可以确定二十一世纪初村合并前的燕坪大队大致方位,且推定现“七龙村”为之前的“七岭”“回龙”等大队合并而成。
可以确切描述在:以巴岩子河为基准,在白果村的八点近九点钟方向(西南偏西),高德地图标记为“坪上”,地势三面环峭壁的一个台地,仅西北方向有山脉和道路通向大官山。
![]()
4+、附威尔逊从白果园-谭家墩的记述中译文本及笔记。
![]()
![]()
5、杂记
5.1、很多宣传文案,想让人知道,但目前主流一般不附带坐标,因此猜坐标成了一种小众爱好。
5.2、巫溪县还在树边立了块碑。碑也看不清,视频也看不清。不解。
5.3、威尔逊是1910年6月25前后经双阳、大官山、谭家墩、溪口进大宁县(巫溪城的)并拍摄照片的,麻烦以后不要再说1911年了。
5.4、威尔逊照片上从山势海拔的上方拍摄古树的,但至今无巫溪人故地复原拍摄,仅寥寥宣称“威尔逊百年云云”,令人遗憾。
5.5、按记载,2007年,印开蒲重走威尔逊之路之时,郑向东黄作盛都是帮忙了的,但县内无任何成果面世,不知是机密或不屑记载,不敢揣测。
![]()
5.6、115年前,巫溪人还在吃土,威尔逊却能拍摄堪比近代数码手机清晰度的照片供巫溪人追索历史。细细思索,改开真是伟大,今之发展可谓真正的发展。(此图编号0159紧随0158九层楼之后,推测为1911年巫溪县城之民众。按记载,照片均在美国冲洗,照片之人物推测均未获得照片实物,故图中诸君,可能为部分观众之祖先,却已无法考证矣,不可谓不遗憾)
![]()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