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医院小贴士】骨质疏松,不只是“骨头变脆”!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别等骨折才发现,这份骨骼健康指南请收好
你是否曾经以为,骨质疏松只是老年人的“专利”?是否觉得只要补钙就能高枕无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被忽视的“沉默杀手”——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
想象一下,我们的骨头就像一个蜂窝状的架构。健康的骨骼内部有无数小孔,但它们紧密相连。而骨质疏松时,这些孔洞会变大变多,骨骼密度下降,质量减少,最终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容易骨折。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一般从30岁开始,身体的各个器官开始出现一系列退化,骨骼也不例外。

骨质疏松的5个信号
1.疼痛
腰背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
2.驼背
使脊背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3.身高变矮
正常人有24节椎体,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4.骨折
我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脆性骨折大约在100万例左右
5.呼吸受限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


哪些人群需要做骨密度检测?
◆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者
◆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有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X线影像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者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
◆OSTA结果≤-1者

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

1.骨折风险显著增加
骨质疏松最直接的危害是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尤其是髋部、脊柱和腕部。
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1年内死亡率约20%)
脊柱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剧烈背痛、身高缩短,严重时压迫神经,影响内脏功能。
腕部骨折:常见于跌倒时用手支撑,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2.骨骼变形与体态改变
骨量持续流失会导致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引发以下问题。
身高缩短:因脊椎椎体塌陷,累计缩短可达3-5厘米。
驼背(脊柱后凸):胸腰椎变形压迫胸腔,可能引发呼吸困难或消化不良。

3.慢性疼痛与行动受限
持续性疼痛:脊椎骨折或骨骼变形可引起长期腰背痛,活动时加剧,影响睡眠和情绪。
活动能力下降:因疼痛或骨折后行动不便,部分患者需长期卧床,肌肉进一步萎缩。

4.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生活依赖他人:严重骨折后可能需要长期护理,丧失自理能力。
心理影响:因形象改变或行动受限,易产生焦虑、抑郁或社交回避。

5.并发症风险升高
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肺部感染:呼吸功能受限或长期卧床导致痰液积聚。
褥疮: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
深静脉血栓:下肢活动减少,血液淤滞形成血栓。


3招教你防治骨质疏松
◆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
牛奶、豆制品、海产品、坚果是富含钙质的食物。多吃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骨密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
◆外出运动增强骨骼强度
长时间坐着不动会让骨骼变得脆弱,外出运动则可以增加骨骼强度。如散步、慢跑、爬山等运动,保持规律即可。
◆百忙中不忘闭眼休息
过度疲劳是影响骨骼健康的潜在因素之一,因此不可忽视休息。在白天进行适当的小憩、闭眼休息也有利于保护骨骼健康。

专家建议
防治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全年龄段都需要关注的话题。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建立‘骨量银行’,中年期努力‘保本’,老年期尽量减少‘支出’,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骨骼。”
记住,保护骨骼健康,永远不早,永远不晚。从今天开始,关注你的骨骼健康吧!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具体防治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我院设有骨质疏松专科门诊。
咨询电话:18182330101(马院长)

来源:巫溪新城医院
游客